平台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平台介绍 -> 正文

金属磁性材料及器件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09-04     点击量:

金属磁性材料及器件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金属磁性材料及器件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24416日由江西省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获批。本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设有“金属永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金属磁相变材料金属拓扑磁性材料”和“金属磁性热电材料”等五大研究方向,重点围绕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重稀土高效利用、高频高性能金属软磁材料性能优化、磁相变材料调控机理及新奇物理效应、拓扑磁性材料设计及输运物理新型磁性热电材料设计与器件开发等领域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我省稀土产业高效、绿色和智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创新和科技支撑。实验室的建设对实现我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室拥有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出众的研发队伍,现有固定及柔性引进人员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国家及省部级人才12人。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与试验条件,现有实验室及中试基地面积近2800 m2构建了金属磁性材料制备平台、综合性能测试、磁体服役性能评价、模拟计算、磁性器件开发五个研发平台,金属永磁3 kg和50 kg中试化示范生产线、人才培训及企业服务中心

本实验室前期依托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紧紧围绕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领域前沿课题、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我省稀土及相关产业的迫切需求,与企业紧密结合,进行高水平研究开发,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5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围绕磁性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与金力永磁、富尔特电子、江钨新材料、悦安新材企业开展了紧密的课题合作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合作,已承担或完成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课题经费超千万元。研发了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和“红轨”技术验证线轨道用稀土永磁材料,相关产品在全长约1公里的“兴国号”永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示范线上稳定应用,技术转化金额超过1亿元。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磁性合金相变调控机制及其新奇物理效应”在内的省部级奖项2项,授权专利26件,高水平论文100篇,其中SCI论文80余;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部。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教研与人才培养,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

实验室将聚焦金属磁性材料领域前沿,精准引育国内外顶尖人才,以多学科深度交叉为引擎,以高水平合作交流为纽带,全力建设三大核心高地:一是关键技术的引领阵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二是高端人才的培育摇篮,夯实创新人才储备;三是产业升级的赋能引擎,助力行业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江西唯一、全国极具影响力的金属磁性材料自主创新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培养新高地与社会服务示范基地。


研究方向

金属永磁材料

金属软磁材料

金属磁相变材料

金属拓扑磁性材料

金属磁性热电材料


人才队伍

实验室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固定人员共计34人,包含科学研究人员32人(占比约94.1%),技术支撑人员(柔性引进人才)2人(占比约5.9%)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30人(占比约93.75%)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占比约6.25%);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5人(占比约12.5%),副高级技术职称20人(占比约62.50%),中级职称8人(占比约25%);40岁以下人员27人(占比约84.36%),40岁以上人员5人(占比约15.64%)。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赣鄱俊才”等国家与省部级人才12人。


实验室主任

马胜灿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教授/博导,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江西省首批“领航江西”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教育部学位中心博、硕学位论文/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励和科技部外专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项目和奖励会评专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江西省材料学会理事/监事,江西省科协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编委和《Magnetochemistry》、《Metal》期刊客座编辑,多个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多家国际顶尖SCI期刊审稿专家等。研究方向涉及稀土永磁、稀土软磁、稀土磁相变、稀土磁性拓扑、稀土磁性热电以及稀土金属靶材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10余项;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壹等奖”(第一完成人)、 “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赣州市第七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和宝钢优秀教师,以及江西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和优秀导学团队”负责人等,被授予“良师益友”光荣称号。培养的学生荣获江西省高校最美大学生,连续5届8人次荣获省级优秀博硕学位论文(连续715人次荣获校级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培养的本科生在国际高档次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人次荣获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组织架构

实验室实行江西省科技厅和江西理工大学领导、管理委员会管理、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下设五大研究方向,包含金属永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金属磁性相变材料、金属拓扑磁性材料、金属磁性热电材料,展开应用基础研究,共34名研究人员。下图为实验室总体架构。


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设立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实验室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核心决策机构,负责资金筹措,审议实验室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年度财务预算、年度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评估。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实验室日常运行和管理等工作。学术委员会委员负责审定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与任务、重大学术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研究方向、发展规划,审议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目标和任务、年度重大学术活动安排、年度工作计划,审批对外开放研究课题,研讨年度科研项目申报计划及其它重要事项。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序号

姓名

学术委员会任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1

李卫

主任

钢铁研究总院

院士

磁性材料

2

胡伯平

副主任

中科三环

教授级高工

金属永磁材料

3

于荣海

副主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磁性材料

4

李昺

委员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磁性材料

5

张雪峰

委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磁性材料

6

王敦辉

委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磁性材料

7

朱明刚

委员

钢铁研究总院

教授

金属磁性材料

8

沈俊

委员

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理化所

教授

金属磁性材料

9

刘仲武

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磁性材料

10

陈大崑

委员

长汀金龙稀土

总经理

永磁材料

11

马胜灿

委员

江西理工大学

教授

金属磁性材料


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职务

职称

管理委员会职务

1

马胜灿

江西理工大学

所长

教授

主任

2

罗小华

江西理工大学

副教授

副主任

3

杨斌

江西理工大学

校党委书记

教授

对接重点实验室

4

杨牧南

江西理工大学

副所长

教授

实验室日常管理

5

吴彩斌

江西理工大学

科技处处长

教授

学校科技平台管理职能部门

6

周俊峰

江西理工大学

财务处处长

教授

财务负责人

7

叶信宇

江西理工大学

实验室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

教授

设备采购管理协调

8

李冰

江西理工大学

人事处副处长

副教授

人事部门协调

9

汪航

江西理工大学

副校长

稀土学院院长

教授

实验室管理协调

10

吴子平

江西理工大学

稀土学院党委副书记

教授

实验室管理协调

11

刘仁辉

江西理工大学

工程师

实验室设备管理/秘书




近五年建设成果

科技项目:

实验室团队5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别

获批年份

项目经费(万元)

1

52561035

基于晶界扩散实现Mn2Sb基合金低磁场驱动相变及其物理机制研究

马胜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5

35

2

52561034

元素掺杂调控Kagome材料RMn6Ge6磁性增强拓扑输运性质及其物理机制

罗小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5

32

3

52562040

高熵构型无序构筑六角RFeO3几何铁电体的磁电耦合效应研究

陈长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5

30

4

52461033

非化学计量掺杂调控HoCo2的各向同性零热膨胀性能及其物理机制研究

方春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4

32

5

TC220H06J

重稀土特效利用烧结钕铁硼项目

杨牧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

125

6

52371188

烧结钕铁硼基材晶界性质与重稀土沿难磁化方向扩散行为的关联机制

江庆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3

50

7

52361033

Nd-Fe-B介质/缺陷诱导下晶界扩散迁移行为及协同调控机制研究

杨牧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3

32

8

2022YFB3505404

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系统用高可靠性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技术

余效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2

100

9

2022YFB3505403

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系统用高可靠性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技术

杨牧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2

100

10

2022YFB3505401

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系统用高可靠性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技术

李家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2

50

11

52261034

复合扩散源协同调控双主相Nd-Fe-B硬磁壳层组织及其磁性增强机理

李家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2

33

12

52250410352

Fabrication of anisotropic NdFeB/Alnico nanocomposite alloys with novel core-shell like structure

SAJJAD UR REHM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

2022

20

13

52101223

室温斯格明子体系RMn2Ge2单晶的拓扑输运性质及其物理机制

罗小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1

30

14

52102334

[Y-Ce,Nd]2Fe14B稀土永磁体主辅相磁性交互效应的研究

余效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1

30

15

52061014

MnCoGe基合金低磁场驱动变磁性相变及磁致效应研究

马胜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0

35

16

52061015

(La, Ce)高丰度多主相稀土永磁冶金行为及反磁化机理研究

钟震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2020

35

17

52001147

晶格调控诱导(Tm, Yb)CrO3单相化合物交换偏置的室温转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0

24

18

2020M682064

钕铁硼基体晶界特性调控及对重稀土Tb扩散动力学和磁性能的影响机制

江庆政

国家部委科技项目

2020

8

19

51901089

纳米晶双主相(Nd, Ce-Fe-B 磁体Ce 的价态调控及对磁性的影响机制

江庆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9

25

20

51801085

混合价态诱发Nd-Ce-Fe-B磁体主相晶胞参数c离散机制研究

杨牧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项目

2018

22


科技奖励:



论文专利:

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授权专利26件

代表性论文如下:



代表性专利如下:



人才培养:

实验室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人次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2人次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次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人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次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2人次、江西省奖学金4人次、全国冶金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特等奖2人次省研究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挑战杯二等奖江西省高校十佳“最美大学生”省、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项目多项校第三届材料先锋年度人物科技标兵等80%毕业生在磁性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工作,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并有超过一半毕业的学生留在省内工作,为我省磁材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成果转化

实验室紧紧围绕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尤其是磁性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与金力永磁、富尔特电子、江钨新材料、悦安新材企业开展了紧密的课题合作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合作,已承担或完成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课题经费超千万元。研发了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和“红轨”技术验证线轨道用稀土永磁材料,相关产品在全长约1公里的“兴国号”永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示范线上稳定应用,技术转化金额超过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