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稀土191班朱思豫荣获学校第十八届“十佳大学生”暨第十四届“泰豪之星”

发布日期:2023-05-09     点击量:

5月7日下午,我校第十八届“十佳大学生”暨第十四届“泰豪之星”评选终评会在三江校区志远会议中心1号厅举行。经过答辩演讲、现场投票等环节,稀土学院稀土191班朱思豫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我校第十八届“十佳大学生”暨第十四届“泰豪之星”。

朱思豫,女,中共党员,稀土学院稀土191班学生,曾任稀土学院小镧学社宣传部副部长、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冶金192班组织委员。曾荣获“国家奖学金”2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与华中赛区一等奖、全国冶金科技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也曾荣获5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五好学生标兵”、1次“三好学生”、2次“优秀团员”等地厅级奖项20余项。此外,她以高分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获得过1次钟惠明奖学金,1次斯瑞奖学金,1次张文海院士奖学金,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文章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参与撰写的新闻稿在新华社、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发表且浏览量破百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朱思豫用种子立意,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四年前,在本部校史馆里,“南方冶金学院”六个字背后厚重的历史让这颗怀揣“科研梦”的种子悄然种下。为积蓄力量、吸收养分,这颗种子开始向下扎根,她立足于学业基础,培育出扎实根系,四年来绩点位列专业第一、推免综合成绩在稀土学院、材冶化学部均位列第一。汲取的丰富营养,让这颗种子开始向上,破土而出,向阳而生。自大一加入实验室起,她便参与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论文各1篇,斩获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悄然间,这颗种子长出了小小的枝桠,开始触及他人。在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和学社宣传部副部长期间,她多次组织班级活动,参与微信公众号推文撰写40余篇,所写新闻稿曾在新华社、中青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浏览量破百万,这颗种子正用自己的力量给身边的人撑起一片绿荫。“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扎根于江理大地,这颗种子厚积而薄发,她已经茁壮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获得中科大赣江创新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offer,最终她选择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四年寒来暑往,在江理这片沃土中拼尽全力地生长,小小一粒粟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望四年栉风沐雨,朱思豫的目光缓缓停留在了那个不平凡的班会上。刚进入大一时,她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迷茫,困于社会对这类专业的偏见之中,无法看到未来的诗和远方,便脚踏实地提升自己,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有时人的成长和境界的升华往往只需要一个瞬间,也正是朱思豫眼里留恋的那一个瞬间,改变了她的大学生活。朱思豫回忆说道:“那是校党委书记杨斌与2019级全体同学展开主题为‘小我融入大我,不负韶华砥砺青春奋斗’的交流班会,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我逐渐明白了学院为每一位同学配备学术导师的意义,这样的专业要求学习者必须沉下心来,从实验室开始接触基本的科研方式、培养科学视野。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们要立足当下,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也要仰望星空,向着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目标而奋进,小我融入大我。”那次经历如同一束阳光,让她心里的种子开始萌动。于是,朱思豫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有空就到实验室做实验,不断跳出已有的舒适圈,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同成长,最终收获了一些科研成果,也邂逅了如今的自己。

(图/朱思豫 文/熊强)